“我们需要自己努力拓展销售渠道,从现在开始正式向市场发售吧。”
方唯下达了命令,合作社便正式对外销售稻种。
瑶寨的大户如约而至,抢光了所有的农优76稻种,而且对于价格的提高也没说啥。
剩下的南光三号稻种开始向省外渗透,这款稻种的销售速度虽然不快,但胜在口碑良好,尤其是亩产高达1300斤左右,受到了部份户的追捧。
按照目前的趋势,南光三号虽然销售的慢一点,但也不会造成积压。
“慢就慢一点,别忘了咱们的利润率可是很高的。那些玩低价竞争的稻种赚不到什么钱,只要咱们沉得住气,他们迟早都得提价。”
方唯召开理事会会议总结了秋收工作的经验,要求大家沉住气不要跟随别人的指挥棒起舞。
目前看,市场上出现了多款低价稻种,对南光三号稻种形成了一定的冲击。但从长远来说,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南光三号稻种肯定会受到更多户的青睐。
因此,方唯绝对不会跟他们打价格战,而是稳扎稳打,树立起南光三号质优价高的形象。
另外像农优76稻种就不用担心了,反正在国内是独一份,等别人搞出来粳稻杂交水稻还不知道要过几年。
“方支书,我建议撤销各大队的医务室,现在公社卫生院也在加强建设,基层的医务室好像有点多余了。”
讨论完稻种销售的事情,有理事提出了新的建议,建议取消各大队的医务室。
只不过他说完,马上就有人反对。
“医务室和卫生院并不冲突,医务室解决的都是小病常见病,可能几分钱的药就能药到病除。卫生院一个是路途远,另一个是收费相对会贵一些。”
“是啊,尤其是下塘大队也就是如今1大队,你看人家的医务室搞得多好。一般的小病都不用出村,社员们的经济负担很轻微。”
“撤销医务室不是办法,还是要大力推进合作医疗制度。”
“合作医疗对于社里可是很重的负担,这种事情适合上级来做,咱们还是算了吧。”
大家议论纷纷,各种观点激烈的碰撞,显然没办法达成共识。
“合作医疗的事情先不讨论,我觉得医务室还不能撤销。虽然其他公社已经开始这么做了,但对于社员们来说却造成了看病难的事实。”
最后方唯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,认为目前还不宜撤销各队的医务室。
合作社现在共有医务室17个,最为难得的是培养了一批能起到大作用的赤脚医生。疑难杂症和大病指望不上他们,但小病和常见病还是能合理处置的。
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又行之有效的东西,为什么要盲目撤销?
大部分理事都很赞同方唯的观点,这场辩论随即落下了帷幕,并通过了向各个医务室增加拨款的决议。
会议到此结束,方唯前脚进了办公室,后脚赵金生就跟了过来。
“支书,咱们可是又跟人家对着干了啊。”
“这不存在和谁对着干的问题,我们要看这件事是不是适合我们。适合的,我们就保留,不适合的我们就做出改变。”
方唯当然知道继续保留医务室和赤脚医生,会造成别人的非议。
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,绝大部分的大队和生产队已经名存实亡,而且很快就会撤销。没了这两级核算单位,医务室就等于是无根的浮萍,自然没办法存续下去。
而合作社的情况不一样,合作社依然保留了完好的大队建制,维持医务室的运转由合作社拨款,肯定不会裁撤深受大家欢迎的医务室。
“那是,反正我们已经是异类了,这不差这点事情。支书,有件事我要向你汇报一下,省内好多地方开始推广农科院搞出来的杂交水稻。
另外省内还有几种稻种也在抢占市场,对我们的南光三号稻种冲击很大。要不,咱们还是调整一下价格吧,这么多的稻种就咱们的最贵。”
赵金生来找方唯,主要是为了稻种的事情。
农科院的那款稻种也就是方涛带领课题组搞出来的吗,各方面的品质还不错。在李主任等人的努力下,推广的速度很快。
反观南光三号,由于价格的原因,在省内的销售情况并不好。
“打价格战是最不可取的,老赵,我能理解你的心情,但千万不要乱了阵脚。咱们现在还有外省的市场,合作社也没有任何的资金压力,慢一点怕啥?
再说了,如果到了了春播前,南光三号稻种的销量还没有起色,那咱们可以继续调整种植比例。多培育农优76稻种,继续减少南光三号的播种面积。”
方唯当然不会同意降价,现在的价格他都觉得低了,怎么可能去和别人打价格战?
别看现在那些稻种凭借低价的优势,似乎压着南光三号一头,但他们牺牲了合理的利润,对未来的发展反而不利。
“看来是我心急了,那就等到来年再看。”
第335章 围攻,福利制度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